近年來,多地都在積極開展智慧園區的建設。智慧園區的應用類型也越來越多樣,催生出多種不同功能類型的園區。下面,本文將對這些主要的智慧園區類型進行梳理。
商業型園區
商業樓宇,作為一個被有效管控的運營環境生態系統,在園區級別可實現可視化以及通信、信息網絡系統的集成管理。
在人員管理方面,商業樓宇具備人臉檢測、人流量統計等功能。結合攝像頭、人臉門禁、閘機等設備,對樓宇人員進行出入限制、實時監控以及移動軌跡追蹤,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場所的安全級別。
在設備管理方面,可對商業樓宇的照明、環境、能耗等進行實時監測和遠程調控,并對設備進行智能巡檢和維修。
在消防安防方面,可對消防基礎設施、器材與設備等狀態進行智能感知、識別、監測和告警,提高消防風險預警與防控水平。同時集成安防能力,實現人臉檢測與抓拍、危險行為識別等,保障商業樓宇內人員及財產的安全。
住宅型園區
住宅園區是一種以為居民提供各種便捷生活服務為主的智慧園區。比如園區為了讓居民能快捷地進出小區,會在小區門口設置智能門禁。居民只需往人臉識別感應裝置前一站,閘門就會自動打開放行。在生活服務方面,園區會給居民提供各種便捷的報修等服務,讓居民通過平臺,足不出戶就可完成一系列物業生活服務。
科技型園區
科技型園區以知識和技術高度密集為依托,以開發高新技術和開拓科學技術產業為目標。通常具備必要的基礎設施,建設在交通便捷、信息通暢的特定區域。擁有孵化器或技術創新中心,扶持企業技術創新。擁有一批高技術企業進駐,其產品具有高附加值等特點。園區以科技生產為主要活動,應用智慧辦公等系統予以輔助。
工業型園區
工業型園區將工業生產作為核心,借助智能化設備與系統,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、智能化。運用高度自動化的生產設備,如機器人、自動化生產線等,實現生產過程的高效、精準與穩定。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可對各種生產數據進行實時監控與采集,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調控與預測。工業型智慧園區還高度重視能源管理與環保,通過智慧能源系統實現能源的實時監控、優化調度以及高效利用,降低能源浪費與環境污染。
物流型園區
物流型園區是以物流倉儲為集聚的園區。智慧物流管理系統能對物流園區內的各個環節進行監控、調度與協同管理,提高物流效率與運營管理水平。該系統可實時追蹤并監控園區內貨物的位置、狀態及運輸情況,提供可視化的數據與報告。并對園區內的倉庫進行自動化管理,提高倉庫利用率與貨物的流轉效率。還可智能分配適宜的運輸車輛并優化運輸路線,降低運輸時間與成本。
醫院型園區
醫院型智慧園區以醫療服務為核心,使用信息化技術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與效率。園區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與信息化系統,對患者的信息進行數字化管理。比如,使用電子病歷系統實現患者信息的共享與管理,提高醫療診斷的準確性與效率。運用物聯網技術對醫療設備進行遠程監控與管理,提升設備的使用效率與維護水平。醫院也高度重視患者的體驗,通過智能化導診系統、預約掛號系統等,為患者提供便捷的醫療服務。
交通型園區
交通型園區通常為一些交通樞紐,比如智慧高鐵站、智慧機場等。交通型園區為旅客提供一站式便捷出行,擁有智能室內導航等貼心的服務。并能進行運力分析,智能調度運力資源,提高旅客的乘行體驗。
以上為智慧園區的幾種主要類型。每種類型的智慧園區功能服務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,但其宗旨都是為了滿足多元化的需求,更好地服務于人,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更加便捷智能。